“十四五”潜江审计工作发展规划

索 引 号: 011396186/2022-08125 主题分类: 其他 发布机构: 潜江市审计局 发文日期: 2022年03月08日 17:21:00 文  号:无 效力状态: 有效 发布日期: 2022年03月08日 17:21:00 名  称: “十四五”潜江审计工作发展规划

发布日期:2022-03-08 17:21 来源:潜江市审计局


十四五”时期是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我市审计事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机遇期。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审计工作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充分发挥国家审计在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职能作用,实现我市审计事业新发展,为努力实现百强进位作出审计贡献,根据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对照“十四五”湖北审计工作发展规划,结合潜江审计工作实际,制定本规划。

第一部分总则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坚持党对审计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审计工作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各级审计委员会会议、全国全省审计工作会议精神,紧扣我市经济发展的基调主线和总体要求,准确把握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对审计工作提出的新要求,依法全面履行审计监督职责,充分发挥审计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中的重要作用。

二、总体目标。全面加强党对审计工作的领导,全面推进审计工作向更高层次、更高水平迈进,努力实现“十四五”期间审计在保障国家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维护国家经济安全、推动深化改革、促进依法治国、推进廉政建设上新台阶;审计工作法治化、规范化、科学化和信息化建设迈上新台阶;审计管理、理论和制度建设迈上新台阶;审计队伍建设迈上新台阶。

三、基本原则。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把党的集中统一领导贯穿于审计工作的全领域和全过程。坚持依法审计,坚持改革创新,坚持为民宗旨,坚持全局观念,坚持融合发展。

第二部分  主要任务  

四、加强审计业务管理。加强审计计划管理,建立完善审计计划滚动安排、公开征集项目计划和审计对象分类管理机制,统筹制定审计年度项目计划、五年规划和中长期审计项目库。强化成果导向,凡列入计划的审计项目必须有明确的成果目标,重大项目要以争创优秀审计项目为目标。加强审计实施管理,科学编制项目审计工作方案,实现从“结果管理”向“过程管理”转变,确保各项审计都围绕总体目标实施。加强技术方法应用,加快“金审三期”建设,积极推进审计手段与信息化技术相融合,建立电子数据采集和报送长效机制,探索制定审计数字化设计、管理、基础、保密、安全等标准,完善审计业务电子数据管理办法,为开展审计提供信息化保障。加强审计结果运用,加强对审计结果综合分析,针对不同类型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意见建议,提升审计报告和信息、审计公告等结果载体的层次和质量。强化与其他监督部门和主管部门的沟通协调,健全完善重大案件线索移送和重要问题移交机制,推进审计结果在各个层面和领域中广泛利用。

五、强化重大政策落实审计监督。以促进政策落实到位、不断完善、发挥实效为目标,着力推动“六稳”“六保”“放管服”及营商环境优化等政策落实,深入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提出具体可行的整改意见,促进政策落地生根和不断完善。

六、强化财政审计监督。以预算执行和财政管理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为目标,密切跟踪预算编制、执行、调整、决算等环节,促进统筹财政资源、提升财政资金安全规范绩效。加强全口径财政预算执行审计,全面监督检查公共财政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社保基金预算“四本”预算执行情况。加强市直部门预算单位全覆盖审计,加大延伸所属二、三级单位的审计力度,增强预算约束力。加强政府债务审计。关注政府债务风险防控、隐性债务化解和地方政府债券资金使用绩效等情况,提高政府债券资金使用绩效。

七、强化农业农村审计。加大对相关资金和项目的审计力度,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

开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审计。围绕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教育医疗能力提升、后续帮扶等内容,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开展保障粮食安全审计。围绕高标准农田建设、农田水利设施、农业科技等内容,提升粮食生产保供能力。

八、强化民生资金审计监督。以促进深化改革、保障和改善基本民生、维护人民利益为目标,加大对社会保障、就业、科技、文化、教育、救灾等民生资金和项目的审计力度。确保惠民政策落地生根、不断完善和发挥实效,推动建立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

就业优先政策审计。把就业作为民生保障的重点内容,围绕职业技能提升、支持企业稳定发展、创业带动就业等稳就业相关资金管理使用情况进行审计,推动实现更加充分高质量就业。

社保基金审计。以保障基金安全规范运行为目标,开展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等保险基金和社会救助资金、失地农民养老保险资金的审计,促进建立健全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

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等兜底保障政策落实和资金使用情况审计。以政策精准、资金安全为目标,围绕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供养、医疗救助、残疾人补贴、优抚安置、彩票公益金等专项资金管理使用情况,推动特殊困难群体基本生活保障到位。

住房保障审计。加强对保障性安居工程、住房公积金、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等住房保障审计,推动住房保障体系不断健全完善。

九、强化国有企业审计监督。建立对企业国有资本经常性审计制度,推动健全以管资本为主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结构调整和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围绕国有企业重大决策、重大项目、资金使用、资源利用等情况,关注政府融资平台和担保企业运营情况,对市属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开展审计。促进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维护国有资本安全,防范重大风险。

十、强化经济责任审计监督。聚焦权力运行和责任落实,高质量做好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事业单位主要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促进领导干部履职尽责、担当作为。按照领导干部任期内轮审、全面服务区镇处换届工作和同步实施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审计的原则,探索社区、村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统筹推进经济责任审计。深化“经济责任+”组织模式,规范经济责任审计内容和重点,做到一审多项、一审多果、一果多用。规范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体系,把政策落实、重大经济事项、债务管理、民生改善、环境治理、生态效益、节能减排、科技创新等指标和实绩作为重要评价内容,准确界定责任,鼓励探索创新,支持担当作为,引导和促进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抓好经济责任审计整改和问责落实。推进经济责任审计与干部管理、党风廉政建设、审计查出问题整改、责任追究有效对接,将经济责任审计结果作为干部考核、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

十一、强化投资审计监督。落实投资审计从数量规模向质量效益转变;从单一工程造价审计向全面投资审计转变;从传统投资审计向现代投资审计转变的要求,把握投资审计转型的方向和路径,推进投资审计转型升级。对政府重点投资建设项目开展竣工决算审计,对建设周期长、资金量大的重点基础设施和公共工程实行跟踪审计。加强政府投资建设项目绩效审计,关注政府投资的规划布局和投向结构、分配依据和计划下达、资金使用和建设管理、土地环保和投资效益等情况,推动投资审计向注重质量效益、依法规范发展转变,提高投资质量和效益,扭转“以审代结”的工作局面。

十二、强化资源环境审计监督。以促进全面节约和高效利用资源、加快改善生态环境为目标,依法对土地、矿产、水资源、森林等国有自然资源,以及环境综合治理和生态保护修复等情况进行审计,对重点国有资源、重大污染防治和生态系统保护项目实行审计全覆盖,揭露和查处无序开发、低效利用以及破坏浪费资源等重大问题,促进资源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

十三、督促审计查出问题全面整改落实。坚持揭示问题、规范管理、促进改革一体推进,制定审计查出问题整改长效制度机制。按照市委审计委员会的意见及时研究审计查出重大问题的处理意见,统筹协调并督促落实。健全审计监督与其他监督的贯通协作机制,形成监督合力。强化审计整改责任落实。严格落实记账销账制度,对已整改的问题及时组织“回头看”,作为后续审计关注的重点,防止“问题反弹”。推动举一反三完善制度机制,提出针对性意见,推动整改具体问题。强化审计整改结果运用。加强与有关部门的沟通联动,建立审计整改约谈和责任追究机制,提请有管理权限的党委(党组)、纪检监察机关、组织人事部门或有关部门依规依纪依法追责问责。

十四、加强对内部和社会审计工作的指导。不断探索推进“三审融合”,督促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和机构人员,依法加强对内部审计工作的指导,完善国家审计与内部审计衔接配合机制,完善计划沟通、业务互补、技术方法交流等机制,合理利用内部审计成果。加强社会审计业务质量等跟踪监管,对社会审计机构出具的相关审计报告进行核查,促进社会审计机构公正执业。


第三部分  保障措施

十五、坚持党对审计工作的领导。坚持党对审计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把党的领导贯彻到审计工作全过程各环节。强化审计政治机关意识,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严格执行市委审计委员会工作机制,完善重大决策部署落实机制,严格执行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确保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和市委工作要求有效落实。按要求配强市委审计委员会办公室秘书科的力量,切实担负起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实施、审计查出问题整改协调督办等工作职责。

十六、推进审计机关党的建设。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坚持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落实、同考核,强化政治忠诚教育,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日常、抓在经常。全面推进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发挥党支部政治引领、审计质量把关和纪律监督作用。加强党建工作监督,以党建创新促进审计发展。

十七、全面加强审计法治化建设。宣传贯彻新修改的《审计法》,依照法定职责、法定权限和法定程序开展审计,依照法律规定对被审计单位事项作出审计定性和审计处理处罚,依照法律自觉接受监督,做到全员、全方位、全流程地全面依法审计。加强审计质量管控。积极探索研究式审理,强化全流程质量控制,落实分环节、分层级审计质量控制责任。加强审计法治宣传教育,促进提升依法审计能力水平。加强审计结果公开。依法依规向社会公开审计结果,加强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公告力度。

十八、推进审计信息化建设。积极适应审计信息化发展需要,构建大数据审计工作模式,提高审计能力、质量和效率,扩大审计监督的广度和深度。逐步建立健全数据定期报送制度,加大数据集中力度,对获取的数据资料严格保密。积极运用大数据技术,加强综合比对和关联分析,提高运用信息化技术查核问题、评价判断、宏观分析的能力。推进“金审三期”建设,提高审计信息化水平。

十九、推进审计理论研究。加强意识形态相关工作,牢牢掌握舆论主动权。丰富审计理论研究成果,加强审计法律制度、审计文化建设、审计业务类型及特点、创新审计组织方式等基础理论研究。强化审计理论成果利用,推动审计理论成果指导审计实践。

二十、推进审计队伍建设。以习近平总书记“以审计精神立身,以创新规范立业,以自身建设立信”的指示精神为根本遵循,努力打造信念坚定、业务精通、作风务实、清正廉洁的高素质专业化审计干部队伍。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发挥好“头雁”作用。强化干部教育培训和实践锻炼,落实好干部标准,注重在工作一线考察识别干部。强化机关事务管理,加强公文、网络安全、审计档案、保密工作、机关财务、应急和舆情处置机制等管理。持续推进党风廉政建设。认真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建立审计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加强审计权力监督。

二十一、切实抓好规划实施。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抓好规划实施,确保本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顺利完成。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我要纠错 关闭窗口